为了提升生态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生态环境学院积极寻求与包头市气象局的合作,双方在前期合作基础上,于2025年3月28日举行局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校党委书记韩伟新、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占飞会见包头市气象局白月波局长一行。韩伟新对白月波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局校合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希望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科技、人才、资源、平台等优势,在科技创新、信息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提升生态气象服务能力、科研业务支撑能力,共同为推进科教融合和气象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签约仪式在笃行楼518会议室举行,生态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朱丽主持签字仪式,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刘晓光、副院长高健、黄河几字弯生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海莲,研究员张彪参加签约仪式。参加签约仪式的包头市气象局领导有党组书记、局长白月波,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军,办公室主任王晓娜,保障中心主任李宏伟、气象台台长刘澜波,气象台副台长吕晶杰、魏丹等。刘晓光和白月波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马占飞副校长参加签字仪式并致辞。他指出,包头市气象局与生态环境学院的合作开展以来,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目标,依托博士服务站,开展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在科研项目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此次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联合共建生态气象专业硕士学位点,通过互派挂职干部等形式联合加快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实现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快速提升我校生态学科区域影响力。


白月波局长致辞指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推动气象与高校在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更是携手服务包头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局校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三个方面开展深化合作:一是加强科研合作,推动生态气象科技创新;二是促进资源共享,提升融合发展能力;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本次局校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在生态气象专硕点建设、气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仪式签订后,双方还就建设运行野外观测站、建设管理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科研合作及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展开了研讨。(生态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