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服务地方发展与高校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我校于近期迎来博士服务团挂职专家。本次活动以“智汇校园·赋能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博士服务团成员的智力支持、资源链接与实践指导,推动我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博士服务团由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组成,涵盖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多个领域。挂职期间,专家们将通过专题讲座、课题合作、师生结对、平台共建等形式,深度参与我校教学改革与科研攻关,为师生带来前沿学术视野与实践经验。此举不仅是我校加强校地人才交流、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践。
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活动搭建起高水平人才与我校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区域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力量。
为助力生态环境学院学科建设发展,提升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有效进展,生态环境学院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副研究员、鄂尔多斯发改委挂职副主任,清华大学博士钟财富。钟财富围绕碳计量实验室建设思路、碳计量国家及自治区的行业现状等关键内容,与学院师生展开专业指导与交流研讨,为学院在碳计量领域的探索注入新动力。

此次交流活动在生态环境学院笃行楼会议室热烈开展。刘晓光院长对钟财富研究员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以及在碳计量相关研究上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强调了碳计量对于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
在碳计量实验室建设思路分享环节,钟财富研究员就实验室的功能定位、设备选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指出,碳计量实验室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双碳”战略需求,打造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在设备方面,需注重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结合,确保能够满足高精度碳计量测试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上,则要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涵盖环境科学、计量学、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谈及碳计量国家及自治区的行业现状时,钟财富研究员阐述了当前国内在碳计量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他提到,随着国家对“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碳计量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计量方法的统一、数据质量的保障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就自治区而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在能源化工、农牧业等领域开展碳计量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将碳计量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的课题。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院教师们积极提问,就碳计量技术在生态修复项目中的应用、如何提高碳计量数据的准确性、碳计量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模式等问题与钟财富研究员展开深入探讨,也分享了许多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拓宽了教师们的科研思路。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学院教师们对碳计量领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刘院长表示,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专家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碳计量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努力提升学院在碳计量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推动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